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孜然之味

在遙遠山上的新社薰衣草森林, 走走走, 經過一小片薰衣草園後, 出現眼前的竟然是一座真實的旋轉木馬, 果真是將少女的浪漫情懷現實化到極致, 給50元, 就可以讓它旋轉, 而且音樂就是正港旋轉木馬的音樂, 很棒!

2011年10月到台中薰衣草森林的辦公室做了一次分享, 談的內容當然不外乎是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食物. 只是在整理 ppt 的相片時, 也整理出自己這多年來很多跟食物有關係的經驗, 原來大部分都是奠定在 20 幾歲時的出國經驗.

大學剛畢業因為工作的關係進入了完全陌生的中國, 而且一下子就進到了內陸的西安. 這裡是大西部的門戶, 飲食, 文化都相當有些西域的色彩, 其中有一項代表性的小吃就是烤羊肉串, 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羊肉串上必須有一種香料叫孜然 cumin, 一開始我們連名字都沒聽過, 更別提接受它的味道, 孜然的香味濃烈, 而且愈烤愈重味, 但它跟羊肉就是絕配. 那次工作因為在內地待的時間長, 不久後也順理成章就接受了孜然的味道, 要不然也沒太多種口味可吃. 西安之後, 又到了新疆, 先在烏魯木齊, 之後又到了哈薩克斯坦邊境的賽里木湖, 一站比一站更陌生更異國.

20幾歲之前, 我很少吃綠色蔬菜, 絕不碰芒果, 也不吃蚵仔, 以為羊肉一定只有高雄的沙茶炒羊肉, 從沒吃過魷魚羹冬粉, 以為起司世界就只有超市的切片再加工起司, 害怕孜然 cumin的騷味, 害怕茄子, 也不喝白開水, 以為咖哩只有咖哩塊放進鍋裡的方式, 不願嘗試任何經驗範圍以外的食物, 而且還會對著沒見過的食物做出痛苦的表情...... 至今仍然記得在西安吃到第一口烤羊肉串的孜然味時, 那痛苦表情和心情.

這 20年後的回顧與整理, 才發現那次旅程是把眼界打開的啟蒙之旅. 從吃了孜然之後的這些年來, 經歷了這麼多, 體會了這麼多, 倒不是說孜然是永難忘懷的美味, 而是它開始讓自己知道世界上有這樣多的滋味, 從那時開始慢慢體會不要只用一時一地一己的經驗去評斷所有的事物的價值, 後來在新疆我們還會去找城裡最好吃的羊肉串, 肥肉烤到著火, 把孜然燒得香噴噴.

20年, 20 這個數字令人震撼, 人生能有幾個 20年, 所幸沒有虛度, 20年世界變化也夠大了, 當初覺得西安髒髒舊舊, 今年西安花博辦得轟轟烈烈! 若當年沒有吃下第一口孜然的滋味, 今天可能也無法有這些好整理出來.

世界很大, 人生很短, 要放開心胸好好體驗! 不要錯過任何可能的機會! 賈伯斯說的沒錯: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我見青山

東京自由學園明日館_1921年 F.L.Wright 萊特設計, 但是, 創辦者羽仁夫婦才真的很酷啊!
自由學園明日館: http://www.jiyu.jp/



學生們的食堂.


現在是館內喫茶空間的玻璃窗.

自由學園明日館是羽仁夫婦在1921年邀請 F.L.Wright做的設計, 羽仁太太當時發行了婦女雜誌, 小孩雜誌, 雜誌裡的是在告訴日本婦女如何持家, 有做菜單元, 編織單元, 還有如何使用記帳簿的介紹..., 都是非常有用的生活知識. 想當然耳, 羽仁夫婦有開放的思想, 不凡的遠見, 能夠找到萊特大師來做這個案子, 很不容易! 再次造訪, 依然感動, 當然親炙大師作品的讚嘆不在話下, 而另一個發人深省的事是日本人對設計, 對創意, 乃至對歷史文化的重視, 去的時候正好是東京的日本遺產週,一本冊子列出來在東京的文化財就有87個,(當然, 明日館也是重要遺產之一), 想想我們的城市裡的文化財有多少敵不過土地開發的勢頭,灰飛煙滅.



park hyatt tokyo 42F 客房的向外望的景象, 面對著代代木公園.

我們都知道富士山是日本的精神象徵, 是日本人的聖山, 但到了日本, 我們總是汲汲營營在大街小巷血拚和飲食, 好像從沒想到過去瞻仰一下傳說中的富士山.



42F 望出去, 清晨 6:30 陰天的東京都, 很像世界末日後沒了太陽的灰濛感, 令人有些不寒而慄!

工作旅行的最後兩天入住 park hyatt tokyo, 房間在 42F, 從來沒在東京到過這麼高的地方. 第二天因為鬧鐘調錯時間, 出奇地早起. 向窗外望去看到了不太尋常的東京天際線. 很慶幸有見到這影像, 很像電影 legend 的色調, 很多建築物因為背光, 所看到的都是黑暗的大方塊, 很像戰爭過後的巨大墓碑, 由高樓望下, 有時會有令人窒息, 不能動彈之感!



The sky Line profile: 在 park hyatt tokyo 抽屜裡看到這張圖, 畫的是從飯店窗戶望出去的各個天際線的建築物名稱, 最右邊是富士山.

第一天看著這張天際線說明, 最右邊是富士山, 我並沒有一絲感覺, 還和朋友聊著電影當櫻花盛開時, 電影中的老先生帶著已逝太太的家居服, 從歐洲來到日本的富士山, 這是老太太的願望!... 因為這部片, 讓我心裡也對富士山有了很想親眼目睹的想法.



房間往右邊望去, 竟然真的有富士山, 左邊的建築物就是那張紙上所標示的 Tokyo Opera City.

要 check out 的早上, 望著窗外景色, 突然想到抽屜裡那張 The Skyline Profile, 原本只是隨意地將視線慢慢向右移動, 不敢相信, 不敢相信, 那美麗神聖的富士山竟然就安靜地存在那裏! 趕緊拿出那張說明, 畫的正是這窗景的解說, 拿來一一比對, 最右邊的即是富士山, 他們的細心和重視, 真令人感到溫暖. 想著那電影當櫻花盛開時 , 老外如何用老外的角度去體驗對富士山的嚮往. 此時再看富士山, 看山又是山.



Fujiyama glass, Tokyo Midtown Award 2008 Design Competition 審查員特別賞_翻拍自說明書.

再一個富士山, 出現在一個看似平凡的玻璃杯中. 這是一個 2008年得到設計大獎的杯子, 說明的小卡片說得好, "倒進你喜歡的各種飲料, 此杯就會給你富士山的千姿百態." 設計的巧思令人折服, 但也不免有點巧言令色的巧, 然不論如何, 富士山的確意義重大.

好險, 在看到富士山的前幾天就買了 2個富士山杯, 當初義無反顧真是正確的抉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