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號小孩正在剝著蔥花雞油飯上的雞絲, 1 號小孩已經剝好去洗手了!
工作場所就是居住的地方. 幾個星期前, 客戶 d 來家裡開會, 進門後, 還沒講到工作的事, 就先問我, 妳會每天幫小孩準備便當嗎?, 妳有每天作飯嗎? ......
客戶 d 說, 自從國中之後, 每年過年媽媽和爸爸都出國去玩, 留了字條和食物在冰箱裡, 後來, 兄妹三人過年期間常常都各自到同學家吃飯;
端午節想回家, 媽媽也說, 喔! 可是我等一下要去找我朋友耶...;
從國中開始家裡每個人就像是個體戶, 很少有相同時間一起坐下來吃飯;
... 也從來沒有過家人一起做飯的經驗;
........ 講了很多...
非常想要有一個全家人一起準備飯菜的經驗.
我沒想過個體戶的小孩會很想在家吃飯, 會很想有家庭生活的氛圍.
因為自己從國中開始, 就很想要自由, 很想成為個體戶, 想吃飯的時候吃飯, 想住同學家的時候, 就去住同學家, 想喝高雄木瓜牛奶的時候就喝, 總是非常非常羨慕國中的好朋友很自由, 要去哪裡都可以, 幾點出門, 己店回家都沒關係, 要吃甚麼都可以, 高中沒駕照就有屬於她的摩托車... , 完全沒想到當時自己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從小就幫媽媽揀菜,
四季豆得從兩頭尖尖的地方折下, 順勢拉下豆莢側面的絲. 嫩的豆子就拉不出甚麼絲,老的就得把絲拉掉,吃起來才不會有渣;
青蔥得剝去最外層的皮,留下裡面幼嫩多汁的心,炒蛋特香;
磨薑泥, 準備加醋, 醬油, 做成沾小卷的醬;
剝水煮蛋, 準備要和豬肉, 紅蘿蔔一起進滷鍋;
將豆芽菜的長鬚挑掉, 因為不好看;
芥蘭菜嫩的部份用手剝可以應聲折斷, 折不斷的部份就是太老, 得削皮...
凡此種種, 都是記憶中永遠忘不掉的瑣事, 而也就是這些柴米油鹽一點一滴堆積成一種印象, 叫做家的印象.
因為客戶 d 的一番話, 所以現在的生活裡, 我們在可能的情況下, 都讓孩子參與這一類瑣事, 總相信孩子將來在腦海深處, 會記得某一種手感, 某一個味道.
2 則留言:
孩子安心穩定的內在力量,就是來自這重複的家庭活動,作息和同工!
平淡的日子看似沒甚麼,但其實給了孩子很特別很重要的甚麼,孩子將來就帶著這日積月累的甚麼,去打拼去闖天下.沉靜下來或是氣餒時,會再度從這些平淡卻安穩踏實的小日子小鍛鍊找到力量,再度出發!
非常同意妳的看法, 孔雀魚! 我自己可是因為年紀漸長, 再加上有了小孩才想到這些的, 但是, 很多家長是真的不重視這些我們認真覺得很重要的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