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日 星期六

在學學文創的布丁課_20091226

烤模裡已製作好焦糖, 現在正倒入椰奶蘭姆酒的布丁蛋糊進烤模裡.

廣義的 pudding, 泛指軟軟的食物, 從前時常為了將外文 pudding 翻譯成中文布丁而感到非常困擾, 因為從小時候腦子裡被種植的布丁二字的長相就是吃剉冰的時候加的雞蛋布丁, 就是統一雞蛋布丁的樣子, 原來 pudding 有鹹也有甜, 麵包布丁, 米布丁, 蒸的水果乾布丁, 薑汁撞奶布丁, 義大利的潘納扣塔布丁 panna cotta, 約克夏布丁, 血布丁(blood pudding: 血腸)...


椰奶蘭姆酒布丁 配上 古巴音樂

panna cotta 不論從外型到口感乃至名字的讀音都讓人聯想到義大利文的 dolce vita, 即便大導演費里尼的經典電影是在諷刺中產階級的奢糜生活. 但追求美好的生活享受, 尤其在飲食上, 作為義大利人集體的一種生活觀, 應是相去不遠.

panna cotta 甜美豐腴, 雖然做法不複雜, 但卻呈現一種很極至的口味, 絕對不是柴米油鹽的溫飽而已, 是錦上添花的享樂追求, 是最能代表義大利歷史文化與價值觀的一款甜品.

異曲同工之妙的出現在廣東, 叫双皮奶, 相傳在順德地方, 西元1830年左右, 一位阿婆創出了這味流傳不覺得廣式布丁. 為什麼叫双皮奶, 因為它主要材料是水牛奶, 水牛產奶不如乳牛的多, 卻更濃香滑潤, 阿婆將奶蒸熱了, 表面便浮出一層奶皮, 把奶倒出, 留皮在碗底. 倒出的奶加上蛋清, 砂糖, 倒回原碗再蒸, 搞出第二層奶皮, 故名. 這些搞頭不是錦上添花是什麼? 全中國的人都說廣東人"食不厭精", 應該也就是每天過著 dolce vita 之後, 就想搞些怪招, 難免有些較異想天開的創意出來, 但也就因為這樣, 造就了這些飲食文明史上的膾炙人口之作.



學員與甜點主廚 aaron 正一起完成好樣麵包沾上香濃法芙娜 70% 的巧克力蛋糊.



正出爐的巧克力麵包布丁, 選擇麵包布丁裡的麵包也挺重要的, 這次用的是平日好樣餐廳自製的牛奶雞蛋麵包, 放在麵包布丁裡, 做出非常有嚼勁的巧克力麵包布丁.



製作瓦片餅乾 tuile 的浪漫器具: 各式形狀的模板 + 讓剛出爐的餅乾成彎曲狀的不銹鋼薄板 + 抹刀

等待布丁烤熟的時間很漫長, 於是做點有趣的瓦片餅乾, 這應該是家裡抽屜中最後一套未展示出來的夢幻器具吧! 不過, 當然可以用厚紙板切出自己想要的圖案, 也可以用桿麵棍來代替不銹鋼薄板, 甚至只用一把湯匙挖出麵糊, 用湯匙底部抹勻麵糊也能做...



很酷的器具吧? 能不買嗎?

2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烘焙課程,
妙老師的上課方式輕鬆有趣,
讓我收益不少....

不過我第一次上課就遲到,
真是不好意思耶!

miao marmalade 提到...

Hi, P.T,
大人總是有意料不到的事糾纏, 只是日常生活的廚藝課, 輕鬆點, 遲到絕不會有人瞪妳!